张璐曰:强责少阴汗,而动其血,势必逆行而上出阳窍,以发汗皆阳药故也。 于此推之,可知燥屎不在大便□与不□,而在里之急与不急,便之臭与不臭也。
林澜曰:既微热时作,喘冒不能卧,则有燥屎已得。水气不循故道,则水之寒气上乘于心而为悸,故治水即所以去悸,而厥亦回。
当此之际,惟诊其脉滑者为实,堪下则生;涩者为虚,难下则死。 伤寒脉浮缓,手足热者,太阳也。
张璐曰:下之腹满如故,盖腹满已是邪陷,脉迟则胃不实,徒下其糟粕,病既不除,而反害之耳!夫阳明证本当下,阳明而至腹痛,尤当急下。因循至七、八日之久,而自下利,若寒实解,则脉必紧去而暴微,其证必手足由冷而反温,是知邪随利去,为欲解也。
沉属少阴,不可发汗,而始得病时即发热,则兼太阳,又不得不发汗。言风与湿掜合抟聚,共为一家之病也。
温热则传经,变病不一,中暍则不传,不愈即死也。此证虽不曰小便不利,而小便不利之意自在,若小便利则水不停,而厥悸属阴寒矣,岂宜发表利水耶!方有执曰:『金匮』云:水停心下,甚则悸者,是悸为水甚,而厥则寒甚也。